世界镇痛日 - 怕疼的人请进,总有一种止痛方法你用得上
最让你头痛是事是什么?
对很多人来说,答案可能就是头痛本身。
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全球18~65岁人群中,有50%~75%的人在过去一年曾有过头痛。世界上1.7%~4%的人群,每个月有15天甚至更长时间被头痛折磨。
除了头痛,关节痛、神经痛也将很多人卷进疼痛漩涡。英国一项大型调查发现,全球65%的人每周都有疼痛经历,中国以94%的疼痛率排名第三。
几乎每个人都曾因疼痛烦恼过,但你有没有想过,人为什么会有“疼痛”这种感受?
如果世界上没有疼痛
在许多人眼里,没有“疼痛”就等于没有“病痛”,事实并非如此。疼痛大致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“好”的疼,另一种是“坏”的疼。“好”的疼是身体出现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
身体不会“说话”,但手指不小心被划破、阑尾发炎、脚扭伤时,疼痛都会提醒你:“这个地方出问题了,快来关注它!”这种疼痛多是急性的,经过治疗都能有效缓解或消失。
如果没有这种疼痛,我们可能满身是伤却意识不到,最终出现严重感染;有小病发现不了,最终拖成大病,甚至威胁生命。
比如,要是没有疼痛,发生交通事故后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↓
“坏”的疼是一种疾病
偏头痛、坐骨神经痛等慢性疼痛,可持续数个月甚至更久。
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樊碧发就曾在临床看到,很多得了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患者,越疼越厉害,一疼就是几十年,最长的达40年,“痛龄”比很多人的岁数还大。
慢性疼痛不仅不能充当健康警报,还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。其中,肩颈腰腿痛、神经痛、癌症疼痛等最常困扰中国人。
长期疼痛会全面削弱各个系统的功能,导致免疫力下降,严重者甚至致残或者死亡。因此,“坏”疼痛是我们希望缓和和消除的“病痛”。但对慢性疼痛的原因和应对方法,很多人还存在误区。
是什么在让你疼?有疼不治,“小疼”拖成病
疾病引起的急性疼痛,需明确病因,及时治疗。如果当时没有得到恰当处理,拖延时间过长,可能因神经损伤变成神经病理性疼痛,更难缓解和治疗。
慢性疼痛“越忍越坏”,时间过长,身体抗疼的能力会逐渐降低。如果是影响睡眠状况,甚至是彻夜难眠的中重度疼痛,一定要及时就医,尽早治疗。
不良姿势,压迫神经招来疼
运动过度、不足或姿势不对,可能导致慢性疼痛。长期无意识地驼背、弓腰、跷二郎腿,尤其是老年人习惯坐小板凳、较矮的椅子,或是在家看长时间的电视,久坐不动等,都会使得脊柱侧弯,神经受压,导致长期慢性疼痛。
越怕疼,可能疼得越“剧烈”
疼痛会带来焦虑、抑郁、孤独,可能加剧疼痛的主观体验。
有过疼痛病史的老年人,当疼痛的程度加深后,对新的疼痛更加恐惧,害怕出现新的疾病,因此对疼痛的主观感受更为剧烈。错误用药,可能加重病情
有的人一疼就自己用布洛芬、双氯芬酸等非处方止痛药,疼得厉害就多吃,却发现不如想象中管用,甚至出现胃痛等症状。
这是因为布洛芬等止痛药有一个特点,叫“天花板效应”,即药物剂量到了一定程度后,镇痛效果会“封顶”,再多吃,效果也不会随药量的增加而增加。
长期用这类药,还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,患胃溃疡、平时肠胃功能不好者应慎用。尤其是胃溃疡引起的胃痛,更不能用这类药,以免引起胃出血等严重后果。
其实,很多疼你真的没必要忍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我国疼痛治疗并不规范、效果很不理想。很多患者跑遍各个科室、各地医院,还是“痛”苦不堪。
但现在,疼痛已成为人体的“第五大生命指征”(其他四个为呼吸、脉搏、体温和血压),在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。
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也曾表示:“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和医师的神圣职责。”缓解疼痛,不应该再成为奢望。
目前,止痛药的种类很多,应根据情况选择。轻微牙痛、感冒全身酸痛等,明确原因后可自己用非处方止痛药,但连用3天还不能有效缓解,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。
用止痛药的时间长未必不对,但如果需要长期用止痛药,尤其是非处方止痛药,一定要在疼痛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
此外,微创介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疼痛治疗水平。中医的针灸、按摩和推拿也对疼痛有一定效果。
最后,给大家推荐几个中医里缓解疼痛的按摩方法。
1.揉后溪穴,缓解颈椎痛
把手握成拳,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后溪穴。
坐在桌子旁,把后溪穴放在桌子沿上,用腕关节带动双手,轻松地来回滚动,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,每小时刺激3~5分钟就足够了。
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,也可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,重复相同的动作。
2.按揉下关,缓解牙痛
下关穴位于头部侧面,耳前约一横指处。
牙痛时,可用大拇指对准牙痛一侧的下关穴,用力按住,产生酸麻感。力度以能忍受的极限为度,还可以配合揉捏等手法,持续至牙痛缓解。
当然,这些按揉方法和非处方药一样,都只能“救急”,慢性疼痛还是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不知道最困扰你的是哪种疼呢?希望你能在这篇文章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止痛方法,愿疼痛只是温柔世界里,一个匆匆而过,不占据你宝贵人生的灰暗角落。▲
得了甲亢去哪里看好预防老年肛门失禁的方法
小孩患便秘后应该注意什么
亨延顿病概述